二月天 > 历史军事 > 三国:我在季汉当丞相 > 第二百七十七章改制

第二百七十七章改制(2 / 2)

刺史下面,只有诸多从事,每一位都没有明确的权限职能。手中有多大的权力,全看君主的信任程度。

就比如说,如今的荀彧和糜竺,硬要算起来都算是徐州从事之一,但手中的权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

张恒要做的,就是明确职权,以此提升行政效率,打造一个完整的官僚体系。

汉代的尚书台,设有六部尚书,分管六曹,这便是隋唐之后三省六部制的雏形。只不过这些尚书都属尚书令统辖,位卑秩低,手中权限并不够大。

既然有了尚书台,张恒设立的新机构,就得重新取名。

任何改革都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变动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以目前的程度,张恒纵有后世的知识体系打底,也只能领先时代半步而已。

“我意,在州府之下设立政务府,府令一人,秩千石,主掌政务。另外择贤良数人入府,参政事。政务府下设立六部,分别为礼、吏、工、户、刑、商,每部一位尚书,两位侍郎。”

“这不就是尚书台的六部功曹吗!”郭嘉说道。

“不错,正是仿效朝廷中枢设立,如此才能明确职权,提纲挈领。”

荀彧沉思片刻,开口道:“若如此改制,倒是不至于引起反弹。只是,仿照朝廷尚书台规格,终究逾矩,此事如何解决?”

“请玄德公上疏,请求朝廷下放权限便是,此事不成问题。”

“但如此一来,政务府权限难免过大,这六部尚书的人选,子毅可得好生斟酌。”荀彧面色凝重道。

“权限虽大,却也相互制衡。且有府令与入府之臣在上,倒不至于权力失衡。唯一值得商榷的,便是政务府令的人选,非王佐之才不可担任。”

荀彧点了点头,他当然明白这个位置的重要性。

如此改制之后,政务府令几乎就等同于朝廷的尚书令,可谓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

正想着,荀彧忽然发现张恒把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,顿时就明白了。

张恒拱手笑道:“若文若无异议,待到招贤考试结束后,我便禀报玄德公,拜文若为政务府令,总领徐州政事,如何?”

“我才疏学浅,恐难胜任。”荀彧赶紧推拒道。

郭嘉笑道:“行了,文若也别客套了,除了你还有何人能担此要职。”

“若主公不弃,为人臣者,自然该鞠躬尽瘁,至死方休!”荀彧认真道。

见荀彧应了下来,张恒与郭嘉相视大笑。

“好,那此事便这么定了。”张恒笑道,“至于入府之臣与六部尚书的人选,咱们可以再议。除此之外,我还打算设立督察院,以监察御史为首,负责纠察风纪,弹劾百官,凡有不法之事,皆可越级上报,只对玄德公负责。”

“应该的,权不可制衡,政务府权限如此之大,合该有人监察。”

“政务改制便先如此,若有疏漏之处,之后再行缝补即可,下面咱们再来说说军务改制。”

刚才设立六部的时候,张恒故意把兵部改成了商部,就是想把文武分家,各司其职,互不干涉。

这是历代王朝都有的弊病。

战乱之时,武将权势过大,难免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。

而等到承平年间,功臣宿将就又成了死丘八,受制于文官系统。

“我欲设立都督府,掌兵事征伐,择我徐州大将入府。”

荀彧总管政务,文武分家这种事他是没意见。

倒是郭嘉,一听说要设立都督府,顿时来了精神,腆着脸对张恒笑道:

“子毅兄,你看……小弟能不能入府参军?”

“你?”

张恒瞥了他一眼,表情似笑非笑,却把手中的酒杯放在了桌上。

郭嘉顿时会意,连忙起身给张恒满上,并亲自起身敬酒。

“子毅兄,小弟敬您一杯!”

张恒这才满意了,将杯中酒一饮而尽。

这小子,倒是能屈能伸。

“奉孝多谋善断,理当入府参军。”

“多谢子毅兄!”郭嘉大笑道。

关于改制之事,就此算是告一段落。

谈完正事之后,三人继续饮酒。喝了一会,郭嘉微微有些醉意,便要起身离席。

“奉孝何往?”荀彧问道。

“自然是去看热闹!”

郭嘉没头没尾地说了句,便大步走了出去。

荀彧只得摇了摇头,心中暗道郭嘉还是不够稳重。

不过是些棋子斗殴而已,有什么好看的。

……

郯县大街上。

此刻的阙宣府门前,已经聚集了数百名寒门士子。

有些人手持利剑,有些人干脆点起了火把。

“阙宣老狗,速速出来,给我等一个交代!”

为首的士子冲里面大声喊道,语气极为不客气。

毕竟他们人多,又自认为是受了委屈的一方,在鲁肃刻意的煽风点火下,哪里还有什么理智。

当然,这里面有没有提前安排好的演员,就不得而知了。

最新小说: 始皇尸变,祖天师也得跪! 三国:封地1秒涨1兵,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:外挂朱元璋,朱棣疯了 天下长宁 晚妆媚 我教学生修仙,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三国:卧龙姐夫,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: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!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

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,请下载APP继续阅读。APP内容更加精彩,期待你的到来。点击确认开始下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