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天 > 历史军事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六百四十一章 诸位卿家辛苦了

第六百四十一章 诸位卿家辛苦了(2 / 2)

奉天殿内,朱祐樘神色仍旧显得很憔悴,在君臣的基本礼数之后,以咳嗽做了开场。

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赶紧走过去,递上去手帕,而朱祐樘只是接过去捏在手上,手又放在椅子的扶手上,抬头看着在场大臣道:“诸位卿家辛苦了!在朕养病这些日子里,幸有尔等在,朝堂秩序才井然有序,朕心中感念。今日朝议之后,午膳就留在文华殿内,朕再让人准备了一些东西,你们出宫时带上便是。”

大臣一听,心说这是好事啊。

上来皇帝又是赐宴又是赐东西的,似乎好久没得到这种待遇,毕竟以户部为首的朝廷财政衙门天天在哭穷,而西北打仗又连年耗费皇帝自己的荷包……

“想必你们都听说了,西北又打了一场胜仗,昨夜刚到的上奏,说是兵马已经顺利撤回到威宁海,并在威宁海周边驻扎,猫儿庄已经派兵前去接应,鞑靼人并没有敢追过来。首级什么的也对照过,因为此番出征所用的乃是轻骑,多没有将首级带回来,只是贼寇的双耳,用绳子穿着,带兵之人还上奏请示,是不是要筑京观,朕的意思……就不必了,一堆耳朵而已,就算堆起来也没多少,就先罢止了。”

在场大臣听了,心中也没多大反应。

大概所想的跟皇帝一样,这种给出征将领,也就是张周嫡系邀功震慑蛮夷,增加百姓认知度的东西,还是能免则免。

不然别人都会觉得,张周很牛逼,而他们很无能。

“有功将士的犒赏,朕也准备听从宣大总制军务新建伯的提议,再跟兵部做一些详细的勘定,另外准备以山西地方巡察御史前去监督,再从兵部调人过去,做军功的勘验和执行。”朱祐樘道。

刘健以礼数性的口吻道:“陛下,若以京中派人去西北,一路劳顿,只怕年前无法将军功犒赏之事完成。还应以宣府、大同地方将官先行勘验,及早做出定案。”

朱祐樘道:“倒也无妨,西北这一战,有功的将士,十有八九都是出自大同,很多也是久经战阵的,不是初上战场。早一些迟一些,并不急在一时。”

“是。”刘健没有争论。

旁边有的大臣不明白刘健为什么会这么说。

只有靠前的几个人大概明白,这是刘健想以某种方式去缓和跟皇帝和张周的关系……让将士更快勘定军功,既是为了安抚有功将士的情绪,也是为能早点定军功做出准备。

毕竟大明的军功很多时候都是经年,甚至是几年都不能落实……

大明中叶,将士的军功很可能要带进坟墓里,所以也衍生出贩卖军功的情况,把自己的军功转给别人,让别人等着去受赏,尤其是以首级为单位的军功。

用眼前可见的利益,放弃长远可能得到的更高利益,也是很多中下层将士不得不做出的妥协。

刘健如此提,看似是加快了军功的论定,但其实也等于是将中下层将领的军功赏罚权限下放,削弱兵部在其中所扮演的位置……毕竟将士们军功得到落实,他们最先感念的就是兵部的人,也就会感念张周的恩德。

刘健此举,既能帮西北将士早些争取军功,还能给人一种在帮朝廷解决弊政的印象,同时还能削弱张周为代表的兵部实权,可说是一石多鸟。

“朕准备将英国公召回来,对英国公此战的表现,尔等如何看待?”朱祐樘随即将问题抛出来。

兵部左侍郎熊翀走出臣班,道:“英国公领兵数月中,既能按时抵达戍所,在遇敌时也未有畏缩,并在偏头关之外与鞑靼交战数场,得军功在身。又及时赶至宁夏,令鞑靼人不战而退,论功过是非,当论有功。”

“是吗?”朱祐樘脸色不冷不淡。

看起来没什么,但给人的感觉,就是皇帝不满意这种“有功论”,皇帝很可能是想把张懋踩下去,不然怎么把张周给提上来呢?

加上熊翀一向都跟传统文臣走得近,算是传统文臣安插在兵部中抵御张周的排头兵,他出来说话,给人的感觉,就是他所代表了刘健和李东阳等传统文臣的意见。

本章完)

最新小说: 始皇尸变,祖天师也得跪! 三国:封地1秒涨1兵,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:外挂朱元璋,朱棣疯了 天下长宁 晚妆媚 我教学生修仙,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三国:卧龙姐夫,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: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!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

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,请下载APP继续阅读。APP内容更加精彩,期待你的到来。点击确认开始下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