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天 > 历史军事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五百七十七章 光有坑没有萝卜

第五百七十七章 光有坑没有萝卜(1 / 2)

朝议结束。

众大臣各自出宫回衙,而内阁四人则回到了值房,随后程敏政就被打发去翰林院对接有关修书的事情。

谢迁道:「今日朝上,张秉宽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?竟要在京师左近种一些不知从哪来的粮食,还说要以此推广成为大明百姓的口粮,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饮食起居习惯,他都想去改变,这种人只怕没什么事不能做。」

三人将程敏政打发走,就是为了私下批判张周。

李东阳皱眉道:「说来也让人费解,张秉宽他到底要做什么?」

刘健道:「你们先看看这个……」

李东阳和谢迁走过去,但见刘健面前摆着一份好似「小道消息」的信件,是南方运送海外舶来品时,沿途驿站等所给出的上报,并不需要上面的批示,只是一种例行公事般的上奏。

「白银……数十万两?」谢迁看到这一句,不由吸一口凉气。

「嗯。」刘健道,「我还特地打听过内府的人,得知的消息大抵能跟此事印证,此番派船出海,得来的白银数量,只多不少。」

「哪来的?抢的吗?」谢迁问道。

刘健摇摇头,表示不知。

谢迁继续问道:「那为何今日朝上,这件事却没提呢?」

李东阳道:「于乔,你这还用问吗?陛下显然不想让朝中人这么快知晓这笔银子的存在,陛下也不打算将银子用在朝中事务上。」

言外之意,这就是皇帝私人口袋的钱财,不会作为大明户部所用。

「这么多银子……是从海外得来的话,那市面上的银子,可就不当钱了。」谢迁叹口气道,「最近也的确是听说,好像市面上白银的流通比以往多了。」

李东阳摇摇头道:「才刚发生的事,不会那么快流通到市面上,不需要去捕风捉影。」

谢迁道:「所以陛下才会如此热衷于,让张秉宽继续派船出海是吗?那所谓的新粮食,还有新口粮……那又是怎么回事?」

「谁知道呢?」李东阳叹息道,「只有等来年春播夏收之后,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,这种蹊跷事,最近几年见得多了,也是该有点心理准备。我们也该清楚,他张秉宽好像也从不打无把握之仗,此子往往也是有备而来。」

谢迁握紧拳头,显得很气恼道:「怎么就让他支棱起来了?我等既没死,也没下去,就这么……不可收拾了?这几年……受的气也足够多了,如果他再继续这么折腾,这朝野上下都看他一个人折腾就行了!」

张周通过在朝堂上,对有关新粮食的宣讲,让那些本身属于中立派的人,对他好似更加刮目相看。

就在于。

张周所推行的事,听起来,好像是要百年甚至是千年大计,格局在那摆着,一般人虽然也不知道新作物是什么,但听张周的布局,就觉得高大上,从中立角度开始逐渐往张周这边倾斜。

朝议之后。

张懋却在宫门口堵住了张周,好似闲话家常一般,非要跟张周到兵部衙门聊聊。

本来还有事跟张周谈的人,见到张懋这么死皮赖脸的,也不得不先回避。

「秉宽,你可要帮老夫一把,现在也不知是何人在背后造谣,说是老夫行止……有不端,且还污蔑中伤说是老夫有克扣军饷以及中饱私囊的举动,你对此最为清楚,可要为老夫申辩……」

张懋目的性很明确。

要让张周出来为他撑腰站台,如此好像别人就不敢随便非议他了。

当然他也是想试探一下,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张周在背后搞鬼。

张周道:「民间议论?英国公如果没做过的话,何必如此在意呢?谣言

止于智者。」

张懋用不可思议的神色望过去,问道:「这件事,不是你所为吧?」

「呵呵。」张周笑了笑道,「都督府上下,怎么也算是同气连枝,这么做对我也没什么好处吧?再说了,你英国公的所作所为,跟我又有多大联系?你在都督府的作为,我知情吗?」

「你……」

张懋想了想,突然有点无言以对。

想想也是,张周才入朝几年?

再说了,他张懋做事很多时候也无须回避,上下都是定例,搞的都是近乎摆在明面上的事情,张周也无须去谤议他。

「公爷!」

「谁!」

张懋正在气头上,听背后有人如此称呼,还以为是叫他,登时怒气冲冲转身瞪过去。

却是张周这边的来人。

来人道:「蔡国公,陛下有吩咐,说是有紧要的军务之事,需要在研武堂商讨,还说您务必要亲自出席。」

「行,我知道了,这就过去。」张周对来人摆摆手,意思是你就不要在气头上的张懋面前现眼了,这老头现在正逮着谁咬谁。

「英国公,你也听到了,是有紧急的公务,可能是西北的军情有变,我这里就不多跟你相谈了。」

张周说着便要走。

张懋急着上前挡住张周道:「秉宽,旁人不相助,难道你不相助吗?老夫对名节等事看得很重。」

张周道:「你的名节,也不是我能左右的啊。要不这样,英国公你上奏,自陈冤屈,让陛下为你做主,你看如何?」

「正有此意。」

张懋说着,将一份早就写好的东西递过来道,「劳烦秉宽你转交给陛下,这是老夫的一片心意,天地可鉴可昭日月,老夫一心为大明的中兴,从来都不敢有所懈怠。」

「呵呵。」

张周继续在笑。

这老家伙,可能是入戏了,说得真好像他就是大明最牛逼的忠臣。

却不知道,这种职业政客最没原则,就算是换个王朝,或许这群人也想着怎么去巴结皇权,只为谋求自家的长久利益罢了。

最新小说: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,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:卧龙姐夫,忽悠刘备抢荆州 始皇尸变,祖天师也得跪! 晚妆媚 大秦: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! 永乐皇孙:外挂朱元璋,朱棣疯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三国:封地1秒涨1兵,百万铁骑绕京城

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,请下载APP继续阅读。APP内容更加精彩,期待你的到来。点击确认开始下载。